二维码
4488网

扫一扫关注
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行业资讯 » 焦点 » 正文

猎豹移动机器人大数据:疫情期间商场“晚高峰”消失 武汉商场顾客口罩佩戴率97.6%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0-02-23 20:59:00    浏览次数:8    评论:0

说明:数据仅代表豹大屏可采集范围内数据所体现的各城市情况,不代表各城市疫情期间的总体情况。

从中可以看到,北京、杭州、郑州在1月20日至2月4日之前,商场客流的口罩佩戴率在上升的同时,持续维持在高位,但之后的杭州和郑州的数据都有一定波动。这或许只是个例不具代表性,但在“漫长”的抗疫过程中,特别是疫情防控进入到关键时刻,不断有积极消息传来之时,诸如商场这样的人员相对密集和流动性大的场景,商场中的顾客仍然不能放松警惕,需要时刻绷紧自我防护的弦。

三、商场“晚高峰”消失,中午11点前及下午5点后可错峰采购

疫情期间,商场客流的高峰时间段也有了显著的变化。

在北京,以往客流量的峰值主要在 12:00-14:00 和18:00-19:00的时间段,呈现双高峰的态势;1月23日开始商场客流虽然有所下降,但11:00-18:00之间人群还是比较集中。不过1月24日除夕后,17:00之后就出现快速的下降。此后,逛商场的人逐渐分散,“晚高峰”消失,相对而言下午5点前人员仍比较集中。

武汉与上海的情况也大致相同。

可以看出,无论是上海还是武汉,以往从11:00-20:00的均处于高位的客流人数,特别是12:00-13:00、18:00-20:00的客流高峰,但这一情况在疫情爆发后,出现了明显变化。以上海为例,1月23日、24日之后,从13:00-14:00开始,客流呈现下降趋势,没有了“晚高峰”,客流主要集中在11:00-14:00。

武汉的变化则更为显著,1月23日之后,全天几乎没有高峰可言,其客流更为分散和稀少。

这一情况也大致符合“猎豹移动AiM商场豹大屏网络”反映的其他城市商场境况。疫情中,商场“晚高峰”消失,客流峰值多在11点到14点之前,很多商场从15点开始客流开始缓慢下降,但17点之前的客流均相对较多。

猎豹全球智库建议,在疫情防控期间,可以选择“错峰”去商场,比如在10:00-11:00,17:00以后的时间段完成采购。

四、武汉顾客咨询“超市”次数增长15倍,采购重点转为生活必需品

疫情对于商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客流量下降,营业时间缩短,还体现在人们逛商场的目的。我们通过几个代表城市——上海、北京、广州、深圳、武汉和德阳,在疫情形势严峻之初的1月20日和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的2月10日,顾客与机器人交互内容发现:

含有“超市”关键词的交互内容明显上升。

其中,上海上升了33%,北京上升了100%,广州和深圳分别上升200%和300%;疫情中心武汉,顾客在2月10日和机器人交互中含“超市”的占比,是1月20日的15.5倍。

猎豹全球智库认为,这一交互内容的变化说明,在防疫抗疫过程中,商场的休闲娱乐消费远比日常生活消费更加惨淡。人们在这个时候来到商场,更多是为了生活必需品的采购,而非平日里的“逛吃”经济。

此外,德阳是一个特殊的案例。与其他城市更多部署在综合性商场不同,豹大屏在德阳部署的场景主要是超市,特别是当地最大的蔬菜超市,满足日常生活刚需,客流相对集中。因此我们也将德阳纳入其中进行对比。即便如此,德阳的数据在2月10日时也比1月20日增长了1倍。

将德阳与同为四线城市的宝鸡进行对比,更能发现,疫情期间,超市的热度远高过综合商场。

能够看到,主要部署在超市的德阳和部署在综合商场的宝鸡,数据大为不同。德阳的客流虽然也出现了较大的下降,但仍然保持一定流量。而宝鸡的部分商场则在1月28日之后暂停营业,不再有客流数据。

五、2月7号后宁波、长沙等部分城市商场回暖,防控仍不可放松

这场疫情防控之战短时间内难以结束,对商场的影响还会继续。但我们从一些大数据中还是发现了相对积极的一面。

数据说明:日场均客流(未排重)=营业商场总客流/营业商场数

我们选取了几个重点城市,宁波、成都、杭州、武汉、西安、郑州、重庆、长沙,将这8个城市春节后的商场客流数据进行了对比。可以发现,自1月25日(正月初一)至2月10日(正月十七),疫情防控最严峻的半个月中,商场的整体环境虽然继续趋冷,维持在低位,但客流相对稳定,甚至部分城市出现了一定的回温苗头。

比如宁波和长沙的情况:

数据说明:日场均客流(未排重)=营业商场总客流/营业商场数

此外,一线城市上海、北京、广州、深圳,在2月7日之后的数据也有抬头的趋势。

随着逐步的返程、复工,这个数据可能会有更积极的表现。猎豹全球智库也会在后续的报告中继续跟踪这一数据。

结语

时至今日,疫情防控之战仍在持续,疫情对线下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显现。

具体到商场,它要恢复往日的娱乐性繁华还需时日,毕竟当下人员密集、流动量大的商场依旧是防疫的关键场所。

不过,危机的另一面永远存在着机遇。在2003年“非典”后,中国迎来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17年,商场也由原来单一的百货店变成了如今线上线下协同,更加强调沉浸式体验的生活方式中心;可以说,如今面对2020年初的这场疫情,我们无论在信息技术、生活娱乐上都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。

当然,更重要的启示是,在本次疫情中,一些冲锋在前“不怕感染、也不会被感染”的疫情防控协作机器人,以及自带“大数据”功能猎豹移动“AiM商场豹大屏网络”,它们所代表的超前技术和商业变革,让我们看到人类在面临“黑天鹅”时,将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与主动权。

 
(文/小编)
打赏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,作者: 小编。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:https://china.4488.com.cn/news/show-1976.html 。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。
0相关评论
 

Copyright © 2005-2024 4488网4488.com.cn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 备案号:苏ICP备202104951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