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维码
4488网

扫一扫关注
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行业资讯 » 热点 » 正文

科技巨头为什么推金融服务 它们真想打垮银行吗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0-01-14 15:10:47    浏览次数:0    评论:0
导读

新一个10年已经开始,Facebook正在开发加密货币,谷歌也与花旗银行合作,让用户可以顺利查看账户,科技企业正在朝着名叫“银行”的大陆挺进,到了2030年,银行业肯定会与今天大不相同。除了大型科技公司,还有许多金融科技企业也在向银行系统发起进攻。实际上,自2009年至今,银行股表现很不错。不过分析师Mike Mayo认为,

新一个10年已经开始,Facebook正在开发加密货币,谷歌也与花旗银行合作,让用户可以顺利查看账户,科技企业正在朝着名叫“银行”的大陆挺进,到了2030年,银行业肯定会与今天大不相同。

除了大型科技公司,还有许多金融科技企业也在向银行系统发起进攻。实际上,自2009年至今,银行股表现很不错。不过分析师 Mike Mayo认为,在未来10年里,因为银行与技术融合,银行股会有更好的表现。

银行的现状与未来

Mike Mayo在富国银行证券(Wells Fargo Securities)担任分析师,专门研究大银行,他说:“我觉得银行与科技将会迎来黄金时代。最终银行会与技术融合。回看过去10年,它们是分开的,各走各的路,各有各的风险,它们不断协调。从现在开始,银行与科技行业将会确立更加永久的关系。”

在报告中,Mike Mayo还认为银行没有多少选择空间,它们不得不向科技投入大量资金。报告还说:“与其它行业相比,银行在技术方面的投入要高很多,既然投了这么多钱,它当然希望投资是有价值的。”

QQ截图20200114103839

可惜,银行虽然投入巨资,回报却不明显,数字融合与数字交互的力度还不够;会不会一直低迷下去呢?未必,银行已经调整管理层,情况可能会好转。

Mike Mayo说:“现在大多数大银行都设有CTO,未来银行CTO应该会获得更大的权力,可以跨越多条不同的业务线推广技术解决方案。”银行与技术融合是一件好事,对所有人都有利。Mayo指出:“融合是有益的:客户赢了,他们得到更好的服务;监管者与社会也赢了,因为银行的风险降低了;股东也赢了。”

随着数字技术的进化,最终银行将会变成“隐形银行”。在未来短短几年内,银行可能会渐渐退居幕后,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。ING首席创新官Benoit Legrand说:“你想摆脱所有的麻烦,所以银行将会变成隐形银行。”

未来,语音银行将会扮演重要角色,许多事情可以通过Siri、Alexa、汽车或者手机App来完成。Moven创始人、作家Brett King预测,以后用户可能会通过Alexa、Siri 获得金融信息,可能会带上Facebook、苹果的智能眼镜,操作系统成为守门人,如果想连接到核心银行机构必须获得守门人许可。

按照Brett King的设想,未来可能会出现“一个数字助手掌控一切”的局面。虚拟助手提供商已经表达出合作的意愿。去年12月末,亚马逊、苹果、谷歌、Zigbee Alliance成立一个组织,准备为智能家族设备制定开放标准。Brett King还说:“机器语音银行就是进化的方向。为什么?因为人类很懒。最开始时,我们要去银行提取现金。现在只要打开电脑,操作几下就行了,也可以打开手机点几下完成支付。下一步就是向Alexa 下命令,然后将可以将两欧元转给母亲。总之,越来越轻松,越来越懒。”

科技企业的阴谋

再看科技企业,它们的确想闯入“银行”这片大陆,但它们并不想成为银行。谷歌与花旗、加州信用合作社合作,只是想为谷歌Pay添加新的数字层。去年,苹果与高盛合作,推出信用卡。和谷歌一样,苹果信用卡的财务处理大多交给合作伙伴,它只是自己设计信用卡,将数字信用卡与数字钱包App整合。

虽然谷歌、苹果的产品并不一样,但两家公司有着同样的想法:它们不必成为像花旗、高盛一样的银行。金融科技顾问公司11:FS的研究主管Sarah Kocianski指出,谷歌、亚马逊、Facebook和苹果的前进步伐与其说大步流星,不如说是缓步前行。

Sarah Kocianski分析称:“大型科技公司会继续添加服务,对于现有产品和服务来说,这些新添加的服务是次要的,它们并没有全面的银行服务。获得银行执照、维护好银行执照是一件风险很高的事,所以科技企业会继续与有执照的合作伙伴合作。”他还说,苹果应该会像谷歌一样,继续停留在支付空间,不会提供全面的银行服务。

在欧洲,已经出现许多线上银行,比如Monzo、N26,它们瞄准科技用户的钱包。新加坡、香港也考虑推出新的数字银行执照,为科技企业扫清障碍,让它们可以轻松提供金融服务。至于美国科技公司,因为受到监管的限制,它们不会想着成为银行。

Accenture全球支付主管Sulabh Agarwal也有相似的看法,他认为,科技巨头成为银行没有意义,与贷款商相比,科技公司的资本回报率更高。Sulabh Agarwal还说:“它们真的会变成银行吗?我觉得不会。不过科技公司会添加新服务,巩固自己的业务。”谷歌、Facebook添加金融服务,只是想将客户锁在自己的App或者网站内,让他们创造广告收入。

不过Facebook加密货币对银行来说是一大威胁,虽然目前Libra还是一个实验项目,但银行已经有些紧张了。金融科技顾问公司11:FS的联合创始人Simon Taylo认为:“从理论上讲,如果有20亿人从银行系统中取出存款,将钱存入Libra令牌,银行就会出现挤兑。 Facebook 相当庞大,完全有可能走通这条路,但是到底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呢?具体还要看消费者问题如何解决。”

至于亚马逊,它已经涉足商业贷款,但没有进入消费银行业务。2016年时,亚马逊与富国银行合作,为学生提供贷款服务,但没过多久就关闭业务。有报道说亚马逊正在与摩根大通谈判,准备推出账户查询服务,只是不知道最终是否真的会推出。

实际上,苹果、谷歌、Facebook对银行、金融服务有兴趣,并不是因为它们想建一个存钱的地方,而是想获得银行金融数据,数据可以成为赚钱机器。所以就眼下来说,科技企业只会提供部分金融服务,不会全面覆盖,而且还会积极与现有金融机构合作,这步棋实际上相当高明。

对于消费者来说,科技企业进入银行业有什么好处呢?相比传统银行,科技企业的收费可能更低,给出的利息可能更高。为了引诱客户,科技企业可能补贴现金,或者提供其它福利。科技企业毕竟是“体验专家”,它们可以通过简单易用的App提供更棒的体验。

就眼下来说,在消费者的眼中,银行是银行,科技企业是科技企业,二者泾渭分明。谷歌、Uber推出金融服务时,之所以要与现有机构合作,其实也有不得已的苦衷。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,银行牌照的价值可能会渐渐降低。到了那一天,消费者心里可能会这样想:“我这是在将钱存入科技企业。”如此一来,当科技企业与银行伙伴谈判时,就会有更高的话语权。因为在整个银行系统中,客户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,此时科技企业已经掌控关系。

麦肯锡高级合伙人Asheet Mehta说:“到了那一天,银行还会存在,但是它们必须进化,到时要获得明显高于资本成本的回报将会很困难,这样一来银行就会变得越来越像公共事业单位。”

 
(文/小编)
打赏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,作者: 小编。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:https://china.4488.com.cn/news/show-1603.html 。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。
0相关评论
 

Copyright © 2005-2024 4488网4488.com.cn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 备案号:苏ICP备2021049513号